中國老年人健康三十六計 --摘自《中國老年人健康指南》
中國老年人健康三十六計
--摘自《中國老年人健康指南》
健康生活習慣
1.每天曬太陽15~20分鐘。陽光強時,應佩戴太陽鏡;或在樹蔭下停留較長時間,也可獲得同樣的效果。
2.勤用肥皂和流動的水洗手,常洗澡,不與他人共用手巾和洗漱用具。
3.早晚刷牙,飯后漱口。假牙須每天摘下洗凈,然后浸泡。每3個月換1次牙刷。
4.除霧霾等特殊天氣外,每天最好早、中、晚各開窗1次,每次15~20分鐘。做飯時也應及時打開窗戶或油煙機。
5.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時,最好有午休。
6.咳嗽、打噴嚏時掩口鼻。
7.不抽煙,少飲酒(最好不喝白酒),不酗酒,不勸酒。
8.不在強光或光線暗的地方看電視、電腦、書報,遠離噪音。
9.每在堅持聽、說、讀、寫等多樣化認知能力的鍛煉。
10.重視跌倒預防?;顒訒r,穿戴應合身、合腳、鞋底應防滑。視力不好者佩戴眼鏡。
合理膳食規律
11.主動飲水。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~8杯(每杯200ml)。運動或體力勞動時,飲水量適當增加。
12.食品新鮮衛生。少吃隔頓、隔夜飯菜,不吃過期的腐敗變質的食物。
13.進餐定時、定量、細嚼慢咽。
14.三餐都有米、面、雜糧等主食。提倡粗細搭配、粗糧細做。每人每天吃1~2兩粗糧。
15.餐餐有蔬菜,天天有水果。深綠、橘黃、紫色、紅色等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。
16.適量攝入魚、肉、蛋等高蛋白食物。有條件者,可多選海魚和蝦類。
17.常喝牛奶。每天最好吃1次豆制品和少量堅果。
18.飲食清淡,少油少鹽。
19.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鈣、維生素D、鐵、維生素A等。體弱者補充適量的營養補充劑。
20.正確選擇保健食品,但不能代替治療。
適量體育運動
21.根據自身情況和喜好選擇安全的運動,如步行、慢跑、游泳、太極拳、八段錦、五禽戲、經絡拍打操、門球、跳舞等。
22.每周運動3~5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每周不少于150分鐘。運動時輕微出汗、無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,運動中最大脈搏次數不超過170-年齡(次/分)較適宜。
良好心理狀態
23.不開心時主動向家人和朋友傾訴,說說心里話。傷心難過時,不要過于壓抑情緒,想哭就哭。生氣時,先靜下心來想想原因,然后聽聽大家的意見,做些自身調整。
24.根據自身特點和喜好,廣交朋友。既要盡力保持與老同事、老朋友的聯系,又要努力結交一些新朋友。
25.以相互尊重和體諒的心態處理好夫妻關系,以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心態處理好與兒女間的關系,以相互寬容和信任的心態處理好與兒媳、女婿間的關系,以關愛和教導的心態養育孫輩,不過度溺愛和干預。家庭發生矛盾時,積極穩妥地處理和化解。
26.積極融入社區,主動關心、幫助他人和鄰居。特別是生活困難和行動不便者。
27.克服貪圖便宜的心理,謹防上當受騙。
疾病自我控制
28.不濫用鎮靜、催眠和鎮痛劑等成癮性藥物。
29.保持大便通暢。
30.吃動平衡,控制體重。
31.學會自我監測脈搏、體溫、血壓等技能。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3次。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,每周至少抽查1~2次血糖。將血壓、血糖控制在達標范圍內(據中華醫學會老年分會修訂的2013年《中國健康老人標準》,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<150/90mmHg,其中高齡老年人不低于130/60mmHg,老年人糖化血紅蛋白范圍:血糖正常者5.0~6.5%;有糖尿病但無并發癥者5.0~6.5%。)
32.隨身攜帶醫???、自制急救卡和急救盒。急救卡應寫明姓名、住址、聯系人、聯系電話、定點醫院、急救盒的位置等。急救盒應備有阿司匹林、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等。糖尿病患者外出備點糖果。
加強健康管理
33.每年至少體檢1次。
34.警惕身體的異常變化。身體若有以下異常:不明原因體重下降;短暫暈厥;一側肢體麻木、無力;痰中帶血;心慌、心前區憋悶;食欲下降;大便次數或性狀改變、血便、柏油樣便;無痛性血尿;頸部、乳腺、腋下、大腿根部出現“疙瘩”或摸到腫塊等,應及時檢查診治。
35.生病遵醫囑治療。
36.突發急重癥及時拔打120,采取適當方法現場救助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